全国药品价格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7月3日,国家宣布,为了解和掌握药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价格及有关情况,及时制定调整药品价格,将对部分企业开展成本价格调查。根据要求,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将组成调查组,从7月开始到10月底期间赴有关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内容主要较之以往成本调查更细化,包括财务制度、财务报表、账簿资料以及与调查有关的各种凭证、票据、合同等都将成为核查内容。
在2007年发改委开始对药品成本调查后,此次成本调查延续了2011年规则细化后的企业实地调查和实际票据收集等关键项内容,涉及60家知名药企和上市药企。这些企业不仅包括(,)、(,)、(,)等国内医药企业,也包括诸如葛兰素史克、安斯泰来等跨国制药公司。
国内上市药企成重点调查对象
相关媒体统计显示,在涉及调查的10家上市药企中,有7家去年公司实现业绩增长,包括(,)、恒瑞医药、(,)、(,)、(,)、(,)、(,)等。其中,科伦药业、恒瑞医药、海正药业、上海凯宝、誉衡药业、昆明制药等公司去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在亿元以上。
而今年第一季度,在上述10家上市药企中,除了海正药业业绩下滑外,其余9家公司的净利润也实现同比增长。而东北制药业绩虽然实现了增长,但仍处于亏损状态,今年1月至3月,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负2607万元,而去年该值为负7698万元。
高毛利率也是这10家上市药企的特色之一。iFind数据显示,昆明制药、西南药业、科伦药业等多家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在30%以上,誉衡药业和(,)的销售毛利率在60%以上,而恒瑞医药、上海凯宝的销售毛利率高达83%。
此次接受调查名单中,多个上市公司均为近期入围基本药物品种的大户,有分析人士指出,发改委此举或将对基本药物价格走势产生影响。不过,从容投资认为,发改委此举影响有限。
“国家发改委这次对部分企业出厂价采取实地调查的方式,应该可以得到一些真实的数据,这将为之后的最高零售价调整提供依据。”从容投资方面预计,这次调查可能会对某些采用底价代理模式的企业带来潜在的影响,短期可能会压制医药板块的表现,但不会对整个产生实质性的利空,毕竟这次调查的范围还是比较小。
发改委发布开展药企成本价格的消息后,相关的上市药业公司股价在7月4日逆市走弱,其中昆明制药跌5.21%,收于27.29元;双鹭药业跌3.94%,收于58.99元;(,)、(,)、上海凯宝等个股的跌幅也超过3%;恒瑞医药跌2.21%,誉衡药业跌1.77%,东北药业表现稍好,但也仅上涨0.86%。
外资药企纳入调控范围
此次调查,安斯泰来、葛兰素史克等外资制药公司的入围,令医药行业此前呼吁对外资高价药的调查变得更近了一步。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两年对药品价格的议论很多,批评进口药品定价太高,国产药品定价太低,矛盾积累下来,在最后的医保目录调整和招标过程中都产生了更大的压力。
据了解,此前国家发改委几轮降价的基本上都是本土的廉价药,而外资药企主导的高价药却甚少被动刀。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本次被要求参与药品成本专项调查的跨国药企数量相当之多令行业惊叹。
此次调查包括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天津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等近10家外资和合资药企被要求上报包括产销情况、制造成本中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制造成本(实际)、制造成本(计划或标准)、主要原辅、包装材料采购情况表等一系列数据。调查所涉范围之细致亦令引发各方关注。
有医药业内人士表示,药品价格不是存不存在虚高的问题,而是混乱的问题,“2000块以上都是外资药,就显示了药品定价政策混乱的一面”。因此,在一些人士看来,虽然此次调查和降价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大范围地对外资药企展开成本调查,或许是一个信号。
或为降低药品价格铺路
发改委通知表示,本次调查内容主要为企业2010-2012年度连续三年全部药品生产、销售、成本费用及价格等有关情况,其中除了企业基本情况和药品基本情况之外,包括企业在2010年-2012年如财务报表、账簿资料及各类凭证、票据、合同等财务资料均需向调查组一并报送。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一直在对药企的药品成本价格进行摸底,目前已经进行了数轮调研为接下来的价格调整做准备。根据部署,包括新版基药目录新增药物、地方增补重点基药和中成药等都将是今年调价重点。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家发改委对药价调查的具体内容越来越细,最新一轮摸底已经要求到企业实地调研各类票据就是一大体现。
分析人士指出,一直以来,药品定价虚高和虚低的问题同时存在,在药品出厂后,冗长流通环节的加价和招标采购环节的压价并行存在,发改委曾一度尝试在调研药品实际出厂价格的基础上给予一定合理的利润空间,以确定最高“天花板”限价。
早在2007年2月,发改委就颁布《医药价格工作守则》,首次提出“制定药品价格必须经过成本价格调查”;2011年11月22日,在舆论对于高药价的质疑声中,发改委进一步公布《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办法》。
根据《价格法》等相关法规,现阶段我国对药品实行3种定价形式——纳入基本医疗()报销目录的药品及少数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其中,由财政购买免费向特定人群发放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目前约有100种,占已批准上市药品数量的0.8%;其他药品实行政府指导价,具体形式为最高零售限价,约2600种,占22%左右;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以外的药品,实行市场调节,由企业自主定价,占77%左右。
业内人士猜测,此番调查或将为调整新版基药价格作指导。在两个月前举办的全国药品交易会上,一名参与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的专家就曾透露,目前药品价格审评的工作重点是调整新版基药品种的最高限价,“发改委正在对新版基药的品种进行价格摸底,这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
但发改委人士也曾多次公开表示,这一配套改革的真正见效必须在医药卫生体制的整体改革推进下落实,如果以药养医的体制不变,将也只是局部的微调,恐怕收效甚微。